蓬溪县实施“三个一批”强力推进PPP工作
| 招商动态 |2016-12-22
2016年,根据省委、省政府关于“高标准、规范化、多领域”推进PPP模式的安排部署,蓬溪县财政局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,会同县发改局和行业主管部门,组织项目责任单位特别是实施单位,采取“遴选一批、推介一批、落地一批”的“三个一批”原则,科学、高效、规范推进PPP工作。
一、精准储备,科学遴选一批
一是严格项目发起。县PPP专家库专家,财政、金融、住建、规划、环保、水利、法律、民政等行业主管部门对有关部门提交的26个储备项目进行逐一甄别、筛选,上报省财政厅审核。二是加强工作对接。最终确定金桥新区E区安置房建设项目、蓬溪县老年养老项目等9个项目通过省PPP信息平台审核,进入储备库,项目预计总投资32.74亿元,涉及市政设施、水利水电、环保、保障性住房、教育、医养等6个行业领域。
二、发掘资源,集中推介一批
一是利用省、市项目推介会以及PPP综合信息平台等载体,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相关动态和信息,大力向社会推介项目,吸引社会资本关注项目并愿意前来投资发展。二是借力招商引资渠道,主动出击,邀请有实力和优秀业绩的社会资本前来考察、磋商。三是采取召开推介会的方式,集中与社会资本方洽谈、磋商。5月25日、9月23日,先后召开金桥新区E区安置房政府与社会资本方意见交流会、中国书法城(一期)项目集中推介会。前后累计有意向性的社会资本方共64家,其中:关注E区安置房建设项目的有37家,关注中国书法城(一期)项目的有27家。
三、突出重点,助推落地一批
一是严格按照模式操作指南“5?19”程序,以实施金桥新区E区安置房项目和中国书法城(一期)项目为重点,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完成了项目准备阶段工作,进入采购阶段。同时,指导县住建局完成书法城一期项目采购代理机构的采购、资格预审公告的拟定、采购合同文本(草案)的编制工作。二是启动了县城污水处理厂项目识、论证和包装工作,完成了项目《初步实施方案》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》《物有所值评价报告》的编制和专家综合评议;启动了海绵城市实施PPP模式的可研工作。